一、专业基本信息
专业名称:历史学 History
学科门类:历史学
专业代码:060101
授予学位:历史学学士
标准学制:4年
二、专业介绍
湖北科技学院历史学专业创办于1984年,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。专业为四年制本科,依托学科为历史学,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。本专业与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深入合作,建设了语音实验室、文科CAI实验室、传统文化实验室等一系列教学实验室。
专业积极打造“历史文化节”品牌,探索构建“一坛两赛一会”为主体的培养模式,积极邀请校外名师来校讲学,导读专业拓展书籍,提供教学技能与专业基础的成长展示平台,落实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,不断夯实师范生的学科水平和实践能力。专业还积极打造高校-社会协同育人的互动模式,在课题合作的基础上整合扩大协同办学效益,形成“以用立学、学以致用、学用结合”的办学格局。
三、培养目标
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,适应国家及湖北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教师队伍建设需求,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,立足湖北,面向全国,服务基层,培养具备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理想信念坚定、专业素养过硬,具有良好的历史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,较强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,善于沟通、乐于合作、勇于创新、持续发展,能胜任中学历史教学教研和班级管理的高素质教师。
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发展目标如下:
1.师德高尚、奉献教育。热爱中学历史教育事业,对教师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,能弘扬师德风范,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以立德树人为己任,成为学生锤炼品格、学习知识、创新思维、奉献祖国的引路人。
2.学识丰富、善于教学。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历史学学科专业知识结构,具有较强的史学思维能力,能深入钻研历史教学,能上优质示范课,成长为区域骨干教师,能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问题组织团队教研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3.以生为本、全面育人。具备综合育人能力,了解学生,爱护学生,能通过有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、主题班会教育、德育活动和社团活动,促进学生身心全面、健康发展。
4.勤思善研、持续发展。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,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、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,能通过沟通交流、在职培训、自主学习、自我反思等方式,紧跟国内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,有效实现自我提升与持续发展。
四、毕业要求
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,熟悉学科基本研究方法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,热爱教育事业,掌握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础理论,有较强的中学历史教学能力;具备初步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能力;具备班级指导和综合育人的能力;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发展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、沟通交流能力。
(一)毕业要求指标点
践行师德
1师德规范。热爱祖国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、政治认同、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。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,严格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,立德树人,为人师表,依法执教,知行合一,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。
【1.1理想信念】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,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、政治认同、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,献身党的教育事业。
【1.2师德准则】落实立德树人任务,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,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严格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。为人师表,依法执教,知行合一,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。
2教育情怀。热爱教育事业,具有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意愿,认同历史教师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专业属性,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,具有积极的情感、端正的态度、正确的价值观。具有较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,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,乐于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,尊重、理解、爱护学生,富有爱心、责任心、事业心,工作细心、耐心,做学生锤炼品格、学习知识、创新思维、奉献祖国的引路人。
【2.1教育理念】以学生为本,言传身教,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,乐于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,尊重、理解、爱护学生,重视素质教育,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整体育人,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。
【2.2职业认同】对所学专业与教师工作有清晰的认识,具有较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,具有坚定的从教意愿,认同中学历史教师的职业价值、职责使命、社会责任,具有积极的情感、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。
学会教学
3学科素养。掌握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。了解历史学专业知识发展脉络、前沿和趋势。具备一定史料分类、检索、辨析的基本技能,具备以书面、口语或其他形式向社会传播、普及、传承历史文化和知识的能力。理解历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、社会实践的联系,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。
【3.1专业基础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,注重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落实,辩证认识中外史学发展的脉络与动态。系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,认识历史发展的历程和规律,并能够解释其中的各种联系。能够对历史事件、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。
【3.2方法实践】拥有较强古代汉语和一定外语能力,能够查阅相关中外文资料,掌握对资料分类、检索、甄别的基本技能。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考证辨析,对历史研究对象形成合理性的见解,以规范的形式进行清晰表达。具备一定面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的能力。
【3.3学科交融】了解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联系,能够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历史问题,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。对自然学科和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。
4教学能力。能够依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,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,运用中教法理论,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,进行历史教学设计、实施和评价,获得教学体验。掌握教学基本技能,具备初步教学能力,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运用启发式、探究式、情境式等教学方法,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。具备基本的历史教学技能和评价能力,具有独立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。
【4.1基础技能】掌握“三字二话(画)”等教学基本功,熟练掌握并运用导入、讲解、提问、板书、结束等课堂教学基本技能,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,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。
【4.2课堂教学】了解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,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,运用学科教学知识,结合信息技术,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、实施、评价,进行有效教学,获得教学体验。
【4.3教学研究】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,重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,了解并掌握历史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,初步具备捕捉中学历史教学重点、难点和热点的能力,并基于此开展教研活动。
学会育人
5班级指导。树立德育为先理念,充分认识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,了解并掌握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。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,了解并掌握针对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及家校沟通方法。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,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,获得积极体验。
【5.1理念方法】树立学生为本,德育为先理念,了解中学德育原理和方法,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,能够结合历史教学有意识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。
【5.2管理建设】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工作的规律和基本方法,了解并掌握针对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及家校沟通方法。
【5.3情感体验】能够在教育见习、实习和研习中,参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,获得班级管理的积极体验。
6综合育人。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,了解中学生生存、发展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,形成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的理念。深刻认识历史学科育人价值,能够将历史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精髓渗透在课堂教学和育人活动中。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,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,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。
【6.1育人理念】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,形成“三全育人”的理念。
【6.2学科育人】深刻认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,深入挖掘历史学承载的文化内核和民族精神,形成文化自信,并将其作用于教学实践中。
【6.3实践育人】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形成特点,熟知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、健全人格塑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及方法,掌握综合育人的规律和方法。能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,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。
学会发展
7学会反思。树立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,具备自主学习能力。了解国内外历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,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,基于现代教育发展需求、历史教改形势和教师职业发展愿景,制定个人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。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,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,能从教育实践中收集信息,形成问题意识,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,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发现的实际问题。
【7.1持续发展】了解国内外历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,形成专业发展意识,树立终身学习理念,了解基础教育与历史教学发展趋势,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,合理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。
【7.2反省改进】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,具有参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意识和能力,能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。
【7.3思辨创新】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,能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,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。
8沟通合作。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价值,具有团队协作精神,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,获得互助合作学习体验,乐于分享经验和资源。掌握沟通知识与合作技能,善于运用多种沟通平台和新型社交工具,学会聆听、表达和总结,能够在工作中与各类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交流。
【8.1合作意识】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,充分认识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,获得互助合作学习体验,能够与同事、学生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。
【8.2沟通能力】掌握沟通知识与合作技能,善于运用多种沟通平台和新型社交工具,学会聆听、表达和总结,能够在工作中与学生、家长、同事、社区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交流。
(二)毕业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对应关系矩阵
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|
目标1 |
目标2 |
目标3 |
目标4 |
毕业要求1 |
√ |
|
|
|
毕业要求2 |
√ |
|
|
|
毕业要求3 |
|
√ |
|
√ |
毕业要求4 |
|
√ |
|
√ |
毕业要求5 |
√ |
|
√ |
|
毕业要求6 |
√ |
|
√ |
|
毕业要求7 |
|
√ |
|
√ |
毕业要求8 |
|
|
√ |
√ |
五、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
主干学科:历史学、教育学
核心课程:中国古代史、中国近代史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、世界古代史、世界近代史、世界现代史、史学概论、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
六、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要求
1.最低毕业学分要求
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,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63学分,其中理论教学120学分,实践教学43学分,选修课(含通识教育选修课10学分)29学分,素质拓展(第二课堂)6学分。
2.授予学位及要求
符合湖北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,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。
课程 模块 |
课程 类型 |
学时数 |
总学分 |
实验/实践学分 |
总学时 |
课内教学学时 |
实验/实践学时 |
集中实践 |
学分数 |
比例(%) |
学分数 |
比例(%) |
通识 教育 课程 |
必修 |
740 |
488 |
252 |
|
40.5 |
24.85 |
11.5 |
7.06 |
选修 |
160 |
160 |
|
|
10 |
6.13 |
|
|
小计 |
900 |
648 |
252 |
|
50.5 |
30.98 |
11.5 |
7.06 |
学科 基础 课程 |
必修 |
752 |
592 |
160 |
|
42 |
25.77 |
5 |
3.07 |
小计 |
752 |
592 |
160 |
|
42 |
25.77 |
5 |
3.07 |
专业 课程 |
必修 |
496 |
412 |
84 |
|
29.5 |
18.10 |
4 |
2.45 |
选修 |
304 |
296 |
8 |
|
19 |
11.66 |
0.5 |
0.31 |
小计 |
800 |
708 |
92 |
|
48.5 |
29.75 |
4.5 |
2.76 |
实践 课程 |
军事训练(含入学教育) |
共4周,计4学分,不计入总学分。 |
教育见习 |
|
|
|
8周 |
4 |
2.45 |
4 |
2.45 |
教育研习 |
|
|
|
2周 |
1 |
0.61 |
1 |
0.61 |
教育实习 |
|
|
|
18周 |
9 |
5.52 |
9 |
5.52 |
毕业论文 |
|
|
|
8周 |
8 |
4.91 |
8 |
4.91 |
小计 |
|
|
|
36周 |
22 |
13.50 |
22 |
13.50 |
素质拓展课程 |
自主学习 |
内容包括思想成长类、创新创业类、文体活动类、志愿公益类、社会实践类、其他等6大类,计6学分,不计入总学分。 |
总计 |
2452 |
1948 |
504 |
36周 |
163 |
100 |
43 |
26.38 |
七、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学分构成
注:如单独设课,则实验(实践)学分按照32学时计1学分对各模块的实验/实践学时总学时数进行计算。
八、教学计划进程表
1、历史学专业课程计划表
课程 类别 |
课程性质 |
课程编码 |
课程名称 |
开课学期 |
学 分 |
学时 |
学时分配 |
考核方式 |
辅修/双学位课程 |
开课 单位 |
讲授 |
实验 |
实践 |
通识教育 课程 |
思想政治课 |
000TB001 |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 |
一 |
3 |
48 |
42 |
|
6 |
C |
|
马院 |
000TB003 |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|
二 |
3 |
48 |
42 |
|
6 |
T |
|
马院 |
000TB004 |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|
三 |
3 |
48 |
42 |
|
6 |
T |
|
马院 |
000TB005 |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|
三 |
3 |
48 |
42 |
|
6 |
T |
|
马院 |
000TB006 |
形势与政策Ⅰ |
一 |
0.5 |
8 |
8 |
|
|
C |
|
马院 |
000TB007 |
形势与政策Ⅱ |
二 |
0.5 |
8 |
8 |
|
|
C |
|
马院 |
000TB008 |
形势与政策Ⅲ |
三 |
0.5 |
8 |
8 |
|
|
C |
|
马院 |
000TB009 |
形势与政策Ⅳ |
四 |
0.5 |
8 |
8 |
|
|
C |
|
马院 |
外语 |
000TB010 |
大学英语读写课Ⅰ |
一 |
1 |
24 |
24 |
|
|
T |
|
外语学院 |
000TB011 |
大学英语读写课Ⅱ |
二 |
2 |
28 |
28 |
|
|
C |
|
外语学院 |
000TB012 |
大学英语读写课Ⅲ |
三 |
2 |
28 |
28 |
|
|
T |
|
外语学院 |
000TB013 |
大学英语听说课Ⅰ |
一 |
1 |
24 |
24 |
|
|
T |
|
外语学院 |
000TB014 |
大学英语听说课Ⅱ |
二 |
2 |
28 |
28 |
|
|
C |
|
外语学院 |
000TB015 |
大学英语听说课Ⅲ |
三 |
2 |
28 |
28 |
|
|
T |
|
外语学院 |
000TB016 |
学术英语 |
四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外语学院 |
体育 |
000TB017 |
大学体育Ⅰ |
一 |
1 |
30 |
2 |
|
22(课外6) |
C |
|
体育学院 |
000TB018 |
大学体育Ⅱ |
二 |
1 |
38 |
2 |
|
30(课外6) |
T |
|
体育学院 |
000TB019 |
大学体育Ⅲ |
三 |
1 |
38 |
2 |
|
30(课外6) |
C |
|
体育学院 |
000TB020 |
大学体育Ⅳ |
四 |
1 |
38 |
2 |
|
30(课外6) |
C |
|
体育学院 |
计算机 |
000TB021 |
大学计算机基础 |
一 |
2 |
32 |
20 |
|
12 |
C |
|
计科院 |
000TB023 |
信息检索与利用 |
三 |
1 |
16 |
8 |
|
8 |
C |
|
图书馆 |
小计 |
|
|
33 |
608 |
428 |
|
180 |
|
|
|
综合素质课程 |
|
军事训练(含入学教育) |
一 |
共4周,计2学分,不计入总学分 |
C |
|
学工处 |
000TB024 |
军事理论 |
一 |
2 |
36 |
16 |
|
20 |
C |
|
学工处 |
000TB025 |
劳动教育Ⅰ |
一 |
0.4 |
8 |
2 |
|
6 |
C |
|
文传学院 |
000TB026 |
劳动教育Ⅱ |
二 |
0.4 |
8 |
2 |
|
6 |
C |
|
文传学院 |
000TB027 |
劳动教育Ⅲ |
三 |
0.4 |
8 |
2 |
|
6 |
C |
|
文传学院 |
000TB028 |
劳动教育Ⅳ |
四 |
0.3 |
8 |
2 |
|
6 |
C |
|
文传学院 |
000TB029 |
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|
二 |
1 |
14 |
14 |
|
|
C |
|
招就处 |
000TB030 |
就业指导 |
六 |
1 |
14 |
14 |
|
|
C |
|
招就处 |
000TB031 |
创业教育基础 |
三 |
2 |
32 |
16 |
|
16 |
C |
|
创新创业学院 |
000TB032 |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|
一 |
2 |
32 |
20 |
|
12 |
C |
|
学工处 |
通识选修课程 |
000TX001 |
文科高等数学(数学文化) |
二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数统学院 |
000TX003 |
美育Ⅰ |
四 |
1 |
16 |
16 |
|
|
C |
|
音乐学院 |
000TX004 |
美育Ⅱ |
五 |
1 |
16 |
16 |
|
|
C |
|
艺术学院 |
|
公共选修课程 |
二~六 |
6 |
96 |
96 |
|
含校内公选课和在线公选课,其中,在线选修学分总数不得少于4学分。 |
000TB0033 |
素质拓展(第二课堂) |
|
|
计6学分,课外完成,不计入总学分 |
小计 |
|
|
17.5 |
292 |
220 |
|
72 |
|
|
|
总计 |
|
|
50.5 |
900 |
648 |
|
252 |
|
|
|
学科基础课程 |
必修 |
316JB001 |
心理学基础 |
二 |
2 |
32 |
32 |
|
|
T |
F/S |
教育学院 |
316JB002 |
教育心理学 |
三 |
2 |
32 |
32 |
|
|
T |
F/S |
教育学院 |
316JB003 |
教育学基础 |
四 |
3 |
48 |
48 |
|
|
T |
F/S |
教育学院 |
315JB032 |
中国古代史(1) |
一 |
2.5 |
48 |
32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33 |
世界古代史(1) |
一 |
2.5 |
48 |
32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34 |
中国古代史(2) |
二 |
3.5 |
64 |
48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35 |
世界古代史(2) |
二 |
3.5 |
64 |
48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36 |
中国近代史(1) |
三 |
4.5 |
80 |
64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37 |
世界近代史 |
三 |
4.5 |
80 |
64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38 |
中国近代史(2) |
四 |
3.5 |
64 |
48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39 |
世界现代史(1) |
四 |
2.5 |
48 |
32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40 |
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|
五 |
2.5 |
48 |
32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41 |
世界现代史(2) |
五 |
2.5 |
48 |
32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JB042 |
史学概论 |
四 |
3 |
48 |
48 |
|
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|
小计 |
|
|
42 |
752 |
592 |
|
160 |
|
|
|
专业课程 |
必修 |
315ZB052 |
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|
五 |
4 |
64 |
48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53 |
中国历史文选(1) |
一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54 |
中国历史文选(2) |
二 |
3.5 |
64 |
48 |
|
16 |
C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55 |
中国历史文献学 |
三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56 |
史学论文写作指导 |
四 |
1 |
16 |
8 |
|
8 |
C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57 |
历史遗址及博物馆考察 |
二 |
1 |
16 |
8 |
|
8 |
C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58 |
中国史学史 |
六 |
3.5 |
64 |
48 |
|
16 |
T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59 |
西方史学史 |
六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60 |
中国文化史 |
六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61 |
西方文化史 |
六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5ZB062 |
地方文化史 |
六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F/S |
文传学院 |
314JB001 |
教师书写 |
五 |
0.5 |
8 |
8 |
|
自练 |
C |
|
艺术学院 |
315JB001 |
教师口语 |
三 |
0.5 |
8 |
8 |
|
自练 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6JB004 |
教师职业理念与师德修养 |
六 |
0.5 |
8 |
8 |
|
|
C |
|
师范学院 |
316JB005 |
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|
六 |
0.5 |
8 |
8 |
|
|
C |
|
师范学院 |
315ZB063 |
现代教育技术 |
五 |
1 |
16 |
12 |
|
4 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B064 |
历史教师听评说课技巧 |
六 |
1.5 |
32 |
16 |
|
16 |
C |
|
文传学院 |
|
小计 |
|
|
29.5 |
496 |
412 |
|
84 |
|
|
|
选修 |
314JX001 |
简笔画 |
五 |
0.5 |
8 |
8 |
|
自练 |
C |
|
艺术学院 |
315ZX057 |
先秦秦汉史专题 |
四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58 |
魏晋隋唐史专题 |
四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59 |
宋元史专题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0 |
明清史专题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1 |
中华民国史专题 |
六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2 |
美国史专题 |
四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3 |
英国史专题 |
四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4 |
德国史专题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5 |
日本史专题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6 |
东西方封建社会比较 |
六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7 |
中日近代化比较 |
六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8 |
中外文化交流史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69 |
中国法制史 |
六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70 |
中国历史地理专题研究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71 |
民俗学专题研究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72 |
社会学专题研究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73 |
档案学专题研究 |
六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74 |
逻辑学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75 |
中学历史教学课例研究 |
六 |
1 |
16 |
8 |
|
8 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76 |
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解读 |
六 |
1 |
16 |
8 |
|
8 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77 |
中国民族史 |
五 |
2 |
32 |
32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315ZX078 |
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 |
六 |
1 |
16 |
16 |
|
|
C |
|
文传学院 |
小计 |
|
|
19 |
304 |
296 |
|
8 |
|
|
|
合计 |
|
|
141 |
2452 |
1948 |
|
504 |
|
|
|
实践课程 |
集中 实践 |
军事训练 |
|
一 |
计4学分,不计入总学分、总学时 |
|
学工处 |
教育见习、研习 |
教育见习 |
二-五 |
4 |
8周 |
|
|
2周/期 |
鉴定 |
|
文传学院 |
教育研习 |
六 |
1 |
2周 |
|
|
|
鉴定 |
|
文传学院 |
教育实习 |
教育实习 |
七 |
9 |
18周 |
|
|
|
鉴定 |
|
师范学院 |
毕业论文 |
毕业论文 |
八 |
8 |
8周 |
|
|
|
答辩 |
|
文传学院 |
小计 |
|
|
22 |
|
|
|
|
|
|
|
素质拓展课程 |
必修 |
|
素质拓展(第二课堂) |
|
|
计6学分,课外完成,不计入总学分 |
总计 |
|
|
163 |
2452 |
1948 |
|
504 |
|
|
|
注:1.考核方式 T—考试课 C—考查课
2.《文科高等数学》指定文、史、教、艺、经、管类专业学生选修;《大学语文》指定理、工、医、农类专业学生选修。
2、素质拓展课程(第二课堂)学分计算一览表
思想成长类学分分值表 |
项目类别 |
项目内容 |
学分 |
备注 |
理论学习 |
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,并获得结业证 |
1学分/期 |
党校由各学院记录认定,青马学员班由校团委记录认定。 |
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习班并合格 |
1学分/期 |
团日活动 |
参加主题团日活动,每2学时 |
0.1学分/次 |
参加形势政策报告会、理念信念主题教育报告会 |
专题报告 |
参加校院两级相关辅导报告 |
参加人文素养类报告 |
主题教育 |
参加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不少于8学时并考试合格 |
1学分/期 |
必修。包括公共基础课、专题讲座、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,由学生工作部(处)组织开展,各学院审核录入。 |
院级比赛荣获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 |
0.5学分 0.3学分 0.2学分 |
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网络管理系统实时记录或特殊成就录入。特殊成就录入需各学院、学校有关部门提交申请至校团委审核,由校团委第二课堂成绩管理办公室统一录入。 |
校级比赛荣获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 |
1学分 0.5学分 0.2学分 |
省市级以上比赛荣获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 |
2学分 1学分 0.5学分 |
国家级以上比赛获奖 |
3学分 |
|
理论思考 |
在学校校报、“两微(微博微信)一端”发表文章 |
0.1学分/次 |
|
创新创业类学分分值 |
项目类别 |
项目内容 |
学分 |
备注 |
双创学习 |
聆听创新创业各类学术报告、专题讲座,每2学时 |
0.1学分 |
学院组织的由各学院认定,校团委组织的由校团委认定。 |
参加创新创业沙龙活动,每2学时 |
0.1学分 |
双创竞赛 |
市级、校级 活动 |
院级决赛参与者 |
0.5学分 |
1.学院组织的由各学院认定,校团委组织的由校团委认定; 2.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的学分认定的,不重复计算,按最高值计。 3.有特等奖设置的比赛,其它奖项级别顺延。 |
比赛荣获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 |
1.5学分 1学分 0.5学分 |
省级活动 |
校级决赛参与者 |
1学分 |
荣获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 |
3学分 2学分 1学分 |
国家级活动 |
校级决赛参与者 |
1学分 |
参加国赛以上获奖 |
5学分 |
双创项目 |
校级立项并顺利结题 |
2学分 |
各学院进入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网络管理系统实时记录。 |
省级以上立项并结题 |
3学分 |
双创成果 |
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|
10学分 |
非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|
2学分 |
出版专著 |
10学分 |
申报发明专利 |
5学分 |
实用新型专利 |
4学分 |
外观设计专利 |
2学分 |
双创实践 |
法人身份注册公司 |
2学分 |
|
文体活动类学分分值表 |
项目类别 |
项目内容 |
学分 |
备注 |
文艺、体育类项目 |
校级 市级 |
参与者根据参加时长折合学分,每2学时 |
0.1学分 |
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网络管理系统实时记录或特殊成就录入;有特等奖设置的比赛,其它奖项级别顺延。 |
文体类活动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 |
1.5学分 1学分 0.5学分 |
省级 |
参加省级文体活动 |
0.2分/次 |
文体类活动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 |
2学分 1.5学分 1学分 |
国家级 |
参加国家级文体活动 |
0.4分/次 |
文体类活动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 |
4学分 3学分 2学分 |
课外阅读 |
一学年阅读图书10本,并撰写3篇以上读书笔记 |
0.2学分 |
1.该模块学生每年必须完成0.2学分(毕业班除外); 2.以图书馆借阅记录为依据,学习笔记由各班级团支部认定,各学院审核并录入。 |
年均阅读量在11~15本之间,并撰写5篇以上读书笔记 |
0.5学分 |
年均阅读量16~20本书,并撰写10篇以上读书笔记 |
1学分 |
志愿公益类学分分值 |
项目类别 |
项目内容 |
学分 |
备注 |
西部计划 |
参加全国西部计划志愿者,并圆满完成任务 |
3学分 |
团委认定录入 |
赛会服务 |
为各类竞赛和会议提供合格服务 |
0.1—1学分 |
1.学院组织由各学院认定,校团委组织的由校团委负责认定; 2.无偿献血项目最多累计0.5学分。 |
支教助残 |
参加支教助残工作并产生良好社会效应,每2小时 |
0.1学分 |
环保志愿 |
参加环保工作并产生良好社会效应,每2小时 |
0.1学分 |
义务劳动 |
参加校内外义务劳动完成任务的,每2小时 |
0.1学分 |
无偿献血 |
|
0.1学分/次 |
其他服务 |
如利用专业知识开展服务、培训志愿者、协管交通等等,每2小时 |
0.1学分 |
社会实践类学分分值表 |
项目类别 |
项目内容 |
学分 |
备注 |
社会实践 |
参加院级立项团队成员,并合格结项 |
0.5学分/项 |
各二级学院与校团委联合记录、审核。 |
参加校级立项团队成员,并合格结项 |
1学分/项 |
参加省级以上重点立项团队成员,并合格结项 |
2学分/项 |
其它,每实践2小时 |
0.1学分/项 |
相关荣誉 |
获国家级个人奖项或者团体奖项者 |
2分 |
校团委认定录入。 |
获省级个人奖项或者团体奖项者 |
1分 |
获市级个人奖项或者团体奖项者 |
0.5分 |
其它 |
项目类别 |
项目内容 |
学分 |
备注 |
技能培训 |
参加国家认可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 |
1—2分/项 |
会计师证、心理咨询师证、人力资源师证等。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确定计学分证书,报校团委审核备案。 |
履职经历 |
担任校级团学社干部,并考核合格 |
0.5~2学分 |
1.校级学生干部由校团委认定录入,院级、班级学生干部由各学院认定录入; 2.学生干部任职不可重复获得学分,以最高分计。 |
担任学院团委、学生会干部,并考核合格 |
0.5~1学分 |
担任班级干部,并考核合格 |
0.5~1学分 |
凡《湖北科技学院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学分认定分值表》中未涉及到的,但需要予以确定学分的项目,需上报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办公室审核通过并备案。 |
说明:
1.获得奖学金、三好学生、优秀干部等荣誉的不记学分;
2.平等参加集体活动或因此获奖的,每位参加者均得相应分数;
3.参加合作项目获奖的,由项目负责人分配总分值;
4.本表中未列出的,由各学院确认,报校团委备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