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一场以
“大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”为主题的班会成功举办,为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防溺水安全课,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。
讲座伊始,主讲人便强调了预防溺水的重要性,详细讲解了预防溺水的具体措施。提出“四个牢记”原则,提醒大学生无论天气多热、水景多美、水性多好,都不能忽视危险,更不能在他人劝说下冒险下水。同时,着重介绍了预防溺水“六不准”准则,即不私自下水游泳、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、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、不到无安全设施与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、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、不熟悉水性的同学不擅自下水施救,为大学生们筑起一道预防溺水的思想防线。
在溺水自救与施救环节,主讲人深入剖析了溺水致死的原因,让同学们对溺水的危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针对溺水自救,详细讲解了多种实用方法。如溺水后要保持镇定,尽量将头后仰,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救;不要把手上举胡乱打水,避免身体下沉;当施救者靠近时,要配合施救,仰卧水面等待救援等。此外,还特别提到了在游泳过程中出现手脚抽筋等突发状况时的应对策略,像手指抽筋可握拳后用力张开反复多次,小腿或脚趾抽筋要通过特定的拉伸动作缓解等。
在有人溺水的施救方法上,主讲人也给出了科学指导。发现有人溺水,应立即拨打120电话,随后迅速展开救援,但务必注意救援方法。施救者下水后切勿从溺水者正面靠近,应从后面或侧面包抄,采用仰泳方式将其带到安全处。救援时要将溺水者向上托出水面,同时自己主动下沉,待其呼吸到空气、放松抓紧后,再完成救助。特别强调,若救人者不熟悉水性和水域情况,切不可贸然下水,避免造成更多伤亡。
此次讲座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,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详细的演示,让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性,掌握了预防溺水、溺水自救与施救的关键知识和技能。在夏季溺水事故高发期,为大学生们送上了一份宝贵的安全指南,为他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(文字来源:熊雅琴 审核:周菡 终审:杨纯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