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:袁惠女 刘雨)2025年10月21日上午,我院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于东北门统一集合,在黎琪珍、涂曼子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开展教育见习活动。
本次活动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为主线,通过现场听课、研讨交流等形式,深入感受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实践脉络与创新设计。
活动伊始,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刘小青老师主持开场,简要介绍流程后,曹宁老师率先执教三年级课文《富饶的西沙群岛》。课堂以“跟着课本旅行”为线索,通过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定位中心句,并巧妙渗透段落分析方法,在第五段进行示范后鼓励学生自主实践。教学中穿插多样朗读形式,结合视频资源增强情境体验,并在“浅”“淡”等生字教学中融入写字指导与多元评价。课堂尾声,学生通过分组朗读、句子仿写,巩固学习成果,整体环节清晰有序,为后续课程内容埋下铺垫。


第二节课由魏清倩老师讲授文言文《杨氏之子》。魏老师的课堂以“读—懂—好—思”为逻辑主线,通过任务驱动推进教学。学生先通过注释理解文意,重点突破“禽”字的形义辨析与句读把握;随后在配乐朗读中体会文言韵味,读准、读懂、读好,并通过批注探究杨氏子的“聪慧”之处。课堂巧妙设计“假设应答”与对比感悟环节,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人物礼貌与智慧,并推荐拓展阅读《世说新语》,实现文本的迁移与升华。


课后,熊红娟主任以《杨氏之子》为例,阐释“基础—提升—拓展”三层教学设计理念,强调教学一体化与可量化评价的重要性。
在研讨环节,曹宁老师分享教学反思,章俊、魏清倩、熊红娟分别就课程设计与实施体验进行交流。黎琪珍老师进行专业点评,以“明、活、通”三字概括曹宁课堂目标明确、活动灵活与触类旁通,同时建议优化朗读时间分配;对魏青倩的课程设计表示肯定,指出其善用对比、联想等方式实现思政渗透,体现层次清晰、循循善诱的教学特色。


本次见习活动以真实课堂为镜,不仅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直观感受教学设计的艺术与智慧,更深化了对语文教学“教什么、如何教、为何教”的理性认知,为未来投身教育事业积淀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,也是高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有效实践,为培养新时代语文教师奠定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