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弘扬中华民族勤劳、整洁的传统美德,践行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,让广大青年以青春力量承担起环境保护,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,3月30日,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社会实践部在十六潭公园开展了以“绿色拾光,环保同行”为主题的志愿活动,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贡献力量。

活动当日上午,志愿者们身着统一醒目的红色志愿服,精神饱满地在公园门口集合完毕。接过分发的垃圾夹和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后,迅速分组,有序分散至公园各处,干劲十足地开启清扫工作。
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清扫过程中,志愿者们仔细搜寻每一处角落。公园虽然整体环境维持得不错,但草坪里仍有白色塑料袋与杂草纠缠,路边也散落着花花绿绿的食品包装纸,这些垃圾与公园的自然美景格格不入,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对土壤、水源造成污染,这些正是此次活动需清理的目标。

面对任务,志愿者们齐心协力,沉着应对。清理草坪垃圾时,他们一手用垃圾夹稳稳夹住塑料袋,一手拨开杂草,确保不损伤绿植;处理路边包装纸,两人一组,一人用扫帚轻轻聚拢,另一人迅速用垃圾袋承接。遇到坡下的垃圾,志愿者相互配合,一人趴在坡上伸长垃圾夹够取,另一人在坡下全神贯注用垃圾袋接应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公园的每一处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,面貌焕然一新。
清扫间隙,志愿者们短暂休息,望向四周,湖面平静,柳树低垂,在阴云下别有一番静谧。这宁静的景象让大家更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。不少志愿者在活动后的采访中纷纷表示:“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些环保意识,从自身做起,不乱扔垃圾,那么这样的美景将更加持久。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,呼吸着同样的空气,保护自然环境,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活空间。”
组织志愿者活动的周老师表示: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,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。而志愿者们的行动,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。”此次清扫活动成效显著,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园的环境卫生,充分展现了志愿者们的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。他们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人关注生态环境,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,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。学院在未来也会开展更多志愿活动,为自然环境与社会贡献出一份宝贵的力量。
(文字来源:刘玉霞 审核:周菡 终审:杨纯新)